6月2日,南昌市第九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余学如的“安瓿瓶开启器”实用新型获得国家专利证书。这是余学如继“感温标签”专利之后,今年再次获得国家专利。
安瓿瓶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密封小瓶,其容量一般为1~25ml。在实际应用中,安瓿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药液,也可用于口服液的包装,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疫苗以及血清等,是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
目前,常见的安瓿瓶开启方法一般为:在开启前,先用砂轮在瓶颈处切出划痕,将安瓿瓶的头部向上,使药液全部流入底部瓶体内,然后将其颈部折断即可。然而,通过用手掰开安瓿瓶的方式,很有可能弄破安瓿瓶颈,产生玻璃碎屑而划伤手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由于开启量大容易导致手指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手掰开安瓿瓶对操作人员的手指造成伤害,并缓解由于开启量大而导致的手指疲劳问题。
(药剂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