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获悉,医院牵头申报的“肝衰竭前期”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梳理和临床路径制定项目,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答辩会和专家评议,获得顺利通过。
自“十一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梳理、制定和优化以及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目前已推出三批共计30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全国实施。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作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肝病、传染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先后参加了肝衰竭、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个病种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为这些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最终制定,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
中医对肝衰竭前期的辨证治疗标准(方案)、疗效评价标准目前尚未建立。自2011年起,江西省名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学科带头人尹燕耀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对本病开展科研攻关,包括中医理论探讨、临床对照研究和实验研究,初步形成了本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围绕本病已有“肝衰竭前期中医证候特点及临床干预研究”等四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
此次获得牵头全国“肝衰竭前期”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制定项目,表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在该病种上以往研究成果的认可。进入全国专业协作组单位获得多中心和更多临床数据验证,对进一步提升医院科研组织和管理水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宗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