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专家专著获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
  • 官方微信

    南昌市第九医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南昌市第九医院

  • 医院动态
    网站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专家专著获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来源:南昌市第九医院    点击:

            近日,我院首席肝病专家何金秋教授和人工肝室负责人熊墨龙教授合作主编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操作与应用》一书,荣获第31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据悉,《非生物型人工肝操作与应用》是何金秋和熊墨龙及其所带领的团队为更好的普及人工肝治疗,推广人工肝技术,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人工肝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而组织编写的。该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书中所有的理论与技术说明都是编撰人员,特别是何金秋和熊墨龙两位教授多年从事人工肝临床治疗与研究成果的彰显,为全国各级医院开展人工肝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典的案例实操经验。
            据该书主编之一的熊墨龙介绍,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我国已有500多家医院开展人工肝治疗技术。南昌市第九医院自1997年始在全国率先开展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近20年来,治疗1万余例次。由最初单纯血浆置换一种模式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吸附以及多种组合模式,在人工肝技术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而且该院在人工肝培养及应用方面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已为全国各地培养相关专业医护人员200多名。
            非生物型人工肝及相关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针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低下,黄疸、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肝衰竭的治疗是临床诊治与抢救的一大难题。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肝移植是肝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供肝紧缺及费用昂贵,肝移植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而近20年发展起来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能部分解决这种临床窘境。非生物型人工肝原理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微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科教科  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