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启动会在深圳召开。我院儿童传染病专家、感染一科主任陈宏义受邀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明确将我院纳入“萌芽”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儿童肝病协作组(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提供学术指导,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承办。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和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使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及早摆脱疾病困扰。
会议指出,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自乙肝疫苗纳入计划疫苗以来中国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仍有近200万儿童因母婴传播途径导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需要接受专业的诊疗。在我国儿童期肝病的病因中,慢性乙型肝炎占首位。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患儿会出现病情进展,有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小儿肝癌中,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者占首位,高达34%至95%。
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张鸿飞教授在会议中强调,儿童期乙型肝炎如果不干预治疗,乙肝表面抗原自发消失并转化成乙肝病毒抗体阳性的概率每年仅0.6%~1%,大多数最终发展成为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需要及时治疗,尽早治疗,早治早获益。
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我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基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实现了对部分患儿的临床治愈,现有研究中的临床治愈率在10%-40%左右,同时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比成人相对较少,并且年龄越小的儿童实现临床治愈的几率越大。如果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之前出现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其远期预后会非常好。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期待儿童患者能在此项目中获益,使患儿尽早摆脱疾病困扰,让乙肝儿童的美好未来尽早“萌芽”。
(感染一科 陈宏义)